智能建筑行业如何融入“新基建”

来源:誉澄智能 2021/1/17 10:23:34      点击:

2019年岁末年关,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传播速度之快和范围之广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是一场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大考。尽管“新型基础设施”只是整个会议精神中短短的一句话。但我们通过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充分领悟到了习总书记关于“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的重要性。一场“新基建”的建设序幕即将拉开。

 

一、新基建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新基建就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基建是相对过去铁公基而衍生的一个特有名词。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国家就将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电力等列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不论是政策、资金等方面都向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高速的发展,当今社会这些老基建仍发挥重要作用。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管理的需求。早在2018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强调,加大制造业改造和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新名词,开始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

 

二、什么是新基建的核心要素

 

新基建涉及通讯、电力电子、交通、卫生等多行业。但其建设的核心要素就是借助当今所拥有的高科技技术,使传统产业全面迈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其中数字化是基础,智慧化是最高境界。上述四化是近年各种媒体及网络常见的热点词,它们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在认知上存在一些模糊,较为通俗的解释如下:

数字化:变信号为“0”“1”,使数据业务化

信息化:以通信、网络、数据库为基础,使业务数据化

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化

智慧化=智能化+思考+预判+服务(泛在)

从以上四化的解析,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不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的新基建其建设的核心要素就是上述四化。只有搞好四化的建设,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新基建是不忘初心的大业

 

我们把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归纳为国家新四化建设。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以新中国第一代领导几十年前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19641221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揭开了中国梦的大幕,曾经激励几代人努力奋斗。新的大基建实质上是事业的传承。

尽管用词不一样,当年的科学技术状况不同。但也不难看出新基建是继承建国伟人的大业。不忘初心为国为民的复兴中华中国梦的传承。

 

四、新基建包含哪些内容

 

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在中央相关文件中并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定义,不同行业的部委给出的范围也不尽相同,新基建的内容应从三个维度来解读。一是从行业或专业的角度,如智慧医疗、智慧市政等;二是从硬件为主设施层面,如大数据中心等;三是以软件为主的应用层面,如大数据分析等。主要内容见下表:

 

微信图片_20200420142619.png 

五、新基建如何少走弯路

 

新基建相对过去的铁公基,及涉及的技术,涉及的领域要复杂、广泛得多,没有什么可借鉴或已成功的经验。前几年智慧城市的建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全国上百个试点城市投入几万亿资金,但真正体现其内涵的或是实际体验感的目前一个也看不到。如何让新基建超弯道,健康走向世界前列有几个问题须引起注意。 

1、充分认识新基建的核心要素。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递进的角度均衡推进。夯实基础决不可冒进。

2、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新基建大都是”“交叉且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多领域或者城市中的每个要素,应科学制定建设目标,阶段成果,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等。同时制定有效法律法规,有效保障各方参与者的利益。  

3、应有强有力的联动协调组织能力。新基建最明显的特色就是越行业。跨行业的联动配合与信息共享。早几年的智慧城市建设由多部委牵头,在联动与开放、共享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推行或达成共识。 

4新基建应基于共建共享、科学有序的理念。政府牵头,专家决策是决定新基建成败的重要因素。 

5、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不同地域或行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避免智慧城市所有试点城市的顶层规划基本相同空洞不实际的经验教训。

  

新基建建设能否成功已不是技术问题,重要的是管理和引导问题。

 

六、智能行业如何融入新基建

 

新基建的核心要素与内容来看,智能建筑行业应该是重要的参与者,重要的建设者。应尽快行动起来。新基建对智能建筑行业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务必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前迈进。 

1、尽快出台关于智能建筑评价标准。将评价最高级定义为具备智慧型的智能建筑。评价标准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让投资有目标,夯实智慧城市建设之基础。 

2、设计是龙头,必须加强行业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训。更多关注跨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设计单位应更多的关注技术咨询,全过程技术服务业务的展开。 

3、行业协会应加大诚信引导作用,增强企业间凝聚力。组织企业面向智慧应用场景模型竞赛,为开发新产品打下基础,推广智慧工程典型应用案例。 

4、施工单位应具有二次开发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5、推动企业向项目总承包方向发展,企业要走合作共赢之路。

6、强化工程总承包信息化管理工作。优化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及信息流。利用新技术提升并深化应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商务管理等信息系统的集成及应用。

7、不论是设计业务,还是工程总承包业务都应大力推进互联网+”协同工作模式,实现全过程信息化。

 

(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行业平台)